太子,你觉得该如何封?”朱元璋笑了笑,又将决定权交给了朱标。
朱应如此年轻了得,从如今来看,未来必是大明的一员顶级战将。
而未来的大明天下是自己标儿的,这种恩赏之事自然是要让朱标去施恩,他日朱应也会感激朱标,誓死为大明效力的。
这也是朱元璋心中所想的。
他已经老了。
在这皇位上待不了多久了。
甚至只要朱标开口,要登基继位,朱元璋也会毫不犹豫的将皇位交给他。
但朱标却并不愿意。
所以朱元璋如今还在位就是为了自己儿子操劳,为自己儿子未来继位来铺路。
“回父皇。”
“首先,官升一级。”
“晋朱应为指挥同知。”朱标笑了笑,开口道。
“看来标儿还有封赏。”朱元璋微笑着,目光带着期待。
“加封朱应爵位世袭县子,赐千金。”朱标又紧接着说道。
听到朱标这封赏。
朝堂许多大臣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官升一级。
爵晋两级。
不可谓不恩赏丰厚。
官位到了指挥佥事之上,便可以称之为将军了。到了这个位置想要再晋官位就需要大功,很多战将在此位卡了多年都无法晋升,但朱应的晋升则是太快了。
入伍不到一载,满打满算就是七个多月。
可他硬生生的从一个普通兵卒成为了大明的指挥佥事,成了万将。
如今再次获得官升一级,成为了指挥同知,可统领五个守备营,麾下两个指挥佥事。
可以说朱应这不到一年时间几乎走了别的战将十年时间都走不到的路。
用一步登天都不为过。
再而。
朱标又再次赐爵晋升,这更是比官位更为难得的东西啊。
世袭县子。
这比县男要高了一个层级。
对于许多未曾拥有爵位的大臣而言,如果能够获封县男就能称得上身份的象征,更何况县子了。
可以说。
在朱元璋废除了军籍官位继承后,未来能够世袭继承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世袭县子,爵位俸禄更高,拥有贵族身份。
这种恩待,自大明立国之后,少见了。
也唯独朱应一人。
“诸卿觉得太子所言对朱应的封赏如何啊?”朱元璋笑了笑,看着朝堂群臣问道。
群臣看着朱元璋的笑容,只差直接同意了,他们谁要是嫌命长就去反对。
明着询问,实则是已经决定了。
当然。
这更是太子所提,那就更不能反对了。
满朝都知道。
大明的皇帝有三个刀鞘。
一个是昔日的马皇后。
一个是太子朱标。
还有一个人是昔日病故的皇长孙朱雄英。
昔日马皇后与皇长孙在时,面对震怒的朱元璋,尚且能够拉住,尚且能够让朱元璋免于大开杀戒。
可随着昔日马皇后与朱雄英一死。
三柄刀鞘只剩下了一柄了。
此刻朝堂之上,你如果触怒到了皇帝朱元璋,有着太子朱标求情,你还可以免死,免于全族遭难。
可你如若得罪了太子,那就无人能救了。
“太子圣明。”
“臣等附议。”
满朝文武齐声高呼道。
无人敢反对。
再而。
朱应所立战功也的确是可以得到重封重赏。
这可并非无功而受禄。
而是实打实的战功。
就算有人嫉妒朱应,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好。”
“既然满朝无人反对。”
“那就依太子所言对朱应进行封赏。”朱元璋大笑着说道。
随后。
朱元璋目光落在朱标身上:“太子!此番封赏圣旨还是由你来定,一封晋朱应官位,一封晋朱应爵位。”
“儿臣领旨。”朱标立刻应道。
“启奏皇上,太子。”
“臣有本奏。”
唐铎站了出来,恭敬一拜。
“唐卿有何启奏?”朱元璋笑着问道。
如今辽东的屏障已经被攻破了一个,战线已进,朱元璋也显得高兴了不少。
“朱将军晋指挥同知,官位晋升,统领兵卒也会增长。”
“原属于朱将军的指挥佥事位,不知提大宁边军哪一位将军代替?”
“除此外,大宁边军该如何进行整编。”
“此事还需皇上与太子定夺。”唐铎恭敬道。
“太子。”
朱元璋笑着看向朱标。
“此事,的确是儿臣疏漏了。”朱标开
第92章 金口开,对朱应的大封赏!(2/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